一支圆珠笔的笔头,看起来毫不起眼,却曾是中国不锈钢制造领域的一项技术难题,国内“笔尖钢”市场一度被进口产品占据主导地位。
曾几何时,“笔尖钢之问”在业内引起了极大震动。小小的笔尖钢,考验着中国制造业,也激发了创新型企业“弯道超车”的决心。从无从下手、无成功经验可借鉴,到边试验、边总结、边生产,2019年年底,着我国第一批笔尖钢出炉,宣示着我国正式攻克了这一“卡脖子”技术,让笔尖钢真正的完成了国产化。
笔尖钢市场并不起眼,有人甚至说:“这种小领域的市场就像鸡肋,食之无味,却弃之可惜。”但那些曾经深耕小领域的企业,却一度在行业内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它们历经了多年的发展,不断地“精进”技术,从而建立了一定的技术壁垒,让别的企业难以入局。
近年来,我国慢慢的变多在单一领域“精耕细作”的中小企业脱颖而出,勇立潮头。这一些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拥有各自的“拿手好戏”,很多是行业内的“单项冠军”或“配套专家”,甚至在全球也是佼佼者。多样性、差异化的经济生态,助力中国经济肌体更强健、韧性更强劲、动能更充足。这类独具核心价值的中小企业被赋予了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字———“专精特新”“小巨人”。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指代那些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中高端产业领域的尚处发展早期的小企业。它们从始至终坚持专业化发展的策略,普遍具有经营业绩良好、科技含量高、设备工艺先进、管理体系完善、市场竞争力强等特点。这一些企业极具发展的潜在能力与成长性,有望在未来成为相关领域国际领先的企业。
我国经济在实现高水平发展的过程中,要一直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积极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更多“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这一些企业将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筑牢基础,为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强劲,发展韧性足。2021年1-11月,规上中小工业公司营业收入、总利润同比增长20.7%、28.2%,2020-2021年两年平均分别增长9.8%、17.1%,两年均高于2019年同期增速。一大批创业创新型企业不断涌现和成长,目前,全国“专精特新”企业有4万多家,“小巨人”企业达到4762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848家。
为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带动更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各地方政府纷纷开展培育工作,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水平,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
作为入选工信部两批重点支持“小巨人”企业名单数量和奖补数额最多的省份,山东省近日印发了《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方案》,实施国家重点项目引领、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提升、产业链协同等八大工程,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更大力度支持。
株洲市高新区培育“专精特新”种子库、着力打造“小巨人”企业的典型经验做法,获得了湖南省政府通报表扬。2021年,株洲高新区以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为科创核心,加快构建全链条“创新孵化+梯度培育”大孵化体系,全力培育“专精特”新种子企业,培育了菲斯罗克、嘉成科技等一大批国家级“小巨人”企业。
成都产业资本集团携手成都市科技金融协会联合,发布了针对成都科创企业推出的交易所梯度培育计划———“专精特新成长通。据悉“专精特新”成长通的核心包括,成都产业资本集团旗下科技小贷、股权互助基金等牌照金融公司,联合10余家银行、证券企业成立“服务专班”,通过高频的培训和服务资源分配手段,成批量覆盖成都企业。
厦门市则是以“搭平台、送服务”的方式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作出贡献。厦门市工信局、厦门市金融局与阿里云、创兴动力联合推出的“厦门市专精特新企业数据地图”对开展专精特新相关研究、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随着中央和地方诸多利好政策的陆续出台,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迈向高水平发展的冲锋号正响彻全国。
事实证明,各地方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让慢慢的变多的中小企业加入到“小巨人”的行列当中。而这一些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小小的身体里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这些中小企业长期专注并深耕于产业链某一环节或某一产品领域,重视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重视创新功夫,苦练“独门绝技”,最终把企业打造成行业内独领风骚的“单项冠军”。
在新材料领域,铂科新材作为名列“全国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的企业,是长期专注金属粉末、磁粉芯领域以及应用解决方案开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凭借卓越的研发、生产、管理能力和出色的竞争优势在众多同行中脱颖而出。
据悉,在铂科新材创业之初,合金软磁粉芯市场主要被美国和韩国企业垄断。为了打开磁粉芯的市场,铂科新材公司高层亲自奔赴一线多组样品。由于存量市场几乎被原有客户占据,为了寻找新的市场,公司推材料、做方案、出样品、线下测试,这才练就并奠定了公司在粉末、成型、电感设计领域的“全能型”优势。
发展至今,专注于高端金属软磁材料的铂科新材,除了具备先进的气雾化制粉技术,还拥有真空雾化、离心雾化等制粉平台。目前,铂科新材的产品及解决方案被大范围的应用于光伏发电、储能、变频空调、UPS、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众多新兴领域。
在医药研发领域,皓元医药用15年的发展历史生动诠释了小分子里的“大作为”。据了解,皓元医药起步于定制合成,逐步形成高技术难度的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进而转化为原料药和中间体。如今的皓元医药业务涵盖药物研发到生产的各个阶段。凭借不断的提高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皓元医药与全球多个地区的知名医药企业、科研院所、CRO公司建立了深度合作伙伴关系,承载着来自全球4000多家合作伙伴的研发创新项目。2021年8月,工业与信息化部公示了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皓元医药位列其中。
尽快建成全智能无人操作工厂,是四星玻璃董事长王焕一的心愿。位于河北沧州的“小巨人”企业———四星玻璃是国内一家药用中硼硅玻璃生产商。相比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人不到位、货发不出去、”的情况,企业最难的时候已逝去。国产疫苗瓶需求上升和注射剂一致性评价政策的推出,推动药用玻璃供给升级,2021年企业年销售近4亿元。今年,王焕一不再为订单、资金发愁了,他想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新产品研制和新厂房的建造上。“今年我们的研发投入要超过3000万元,加快生产智能化改造,让药用玻璃稳定性和质量再上台阶。”王焕一这样说。
诚然,拥有好的产品和创新力,方能赢得竞争。“新”字功夫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份量格外不同。
中小企业是我们国家的经济韧性、就业韧性的重要支撑,是激发创新的重要力量。“专精特新”则是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随着北交所开市,金融行业也吹响了金融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号角”。
对于金融行业而言,支持和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未来的发展,既是贯彻国家政策导向、履行社会责任,也是自身优化资产结构、实现高水平发展的机遇。银行业作为扶持“专精特新”企业的重要参与者,在金融服务方面做了深入布局。
光大银行南昌分行相关负责人曾表示,金融支持中小公司发展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光大银行愿意做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金融“排头兵”,与广大中小微企业继续携手同行。光大银行南昌分行携手光大证券共同推介了针对“专精特新”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并向相关企业发放了光大银行围绕“专精特新”企业的专属金融理财产品宣传手册,取得良好反响。
浦发银行广州分行相关负责人在有关活动上介绍,浦发银行广州分行已与广东省股权交易中心合作,推出额度为100亿元的“科创专板”,以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上市贷”等覆盖科创企业生命全周期的创新系列新产品。截至2021年10月,已服务科技型企业2000户,为科技型公司可以提供贷款支持逾300亿元,服务拟上市公司、独角兽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400户。
平安普惠致力于成为专业小微信贷服务机构,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新增业务中小微企业主贷款占比达80.5%。“我们的目标是达到100%。为了让客户更直接、更清晰地了解我们的服务和定位,近期品牌已经更新为‘平安普惠陆慧融’,这代表着我们正在全方位提升自身小微信贷经营与管理能力,专注为小微企业主带来科技化的融资服务。”平安普惠董事长兼CEO赵容奭坦言。
金融服务的助力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营造了一方沃土。然而,站在此高起点上的企业,想要继续做优做强,还需一项重要“能力”的加持———数字化转型。
“中小企业是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撑起了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半边天’。特别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更是独具优势,是培育经济稳步的增长新动能、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促进我们国家的经济未来持续增长的中坚力量,其数字化转型潜力巨大。”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副总裁蒋白桦坦言。
毋庸置疑,加速数字化转型是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笔者看来,对中小企业发展而言,数字化转型早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只有勤修这门“数字化转型课”,才能实现从“小巨人”向“单项冠军”的蝶变。
而对于制约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意愿的相关因素,湖南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颜琰表示:“企业要思考,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在哪里,路径是什么,怎么样找到接入点?”他强调,“专精特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要注意以下几点。
“专精特新”企业要大的战略引领,以问题为导向、应用场景作为切入点,进行数字化改造、网络化协同、智能化提升。
企业在实施数字化改造后,便到了网络化阶段,在网络化阶段更多是协同,而协同则更多的是驱动。
毋庸置疑,全球数字化转型势不可挡,无论是暂时的“不会转、没钱转、不敢转”,还是趁势而上“主动转”,中小企业都将置身于数字化浪潮中,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在笔者看来,中小企业唯有抱着夯实基础、勇于创新、开放合作的心态,面对和解决数字化转型中的实际问题,才能在数字化大潮中乘风破浪,实现长远发展,从“小巨人”成长为真正的巨人。
Copyright(C)2020 开云体育官网入口登录网页版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线电话:189-1696-2723 客服邮箱:sales@clirik.com
公司地址:中国-上海-浦东新区-合庆镇福庆路19号 工信部备案:
沪ICP备09056488号-1
技术支持:开云棋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