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及制品、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及制品、光模块芯片基座/壳体、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业务属于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类中的“C3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高性能金属铬粉、CT和DR球管零组件属于“C33金属制作的产品业”。
公司基本的产品有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及制品、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及制品、高性能金属铬粉、CT和DR球管零组件、光模块芯片基座/壳体、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等,详细情况如下:
高强高导铜合金系列新产品包括材料和制品两个主要类别。材料类大多数都用在高端连接器行业,如新能源汽车、5G通信、消费电子和航空航天等领域。旨在满足国内下游客户对高端连接器原材料的需求,以便缓解其依赖进口的困境。制品类主要使用在于国内外轨道交通大功率牵引电机端环导条、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半导体靶材配套零组件、可控核聚变配套零组件、核电发电机关键材料等。
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及制品大致上可以分为铜铬触头和铜钨触头两大类,应用于电力行业各类中高压开关领域,解决了国家电网建设对触头材料的依赖。受全球双碳政策的影响,126kV、252kV等级的SF6开关逐步被线倍),随着清洁能源发电量持续增长,下游市场蒸蒸日上,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及制品迎来发展机遇。
高性能金属铬粉产品系列包括高纯低气铬粉、真空级高纯铬、球形铬粉、片层状铬粉和超细铬粉等,被大范围的应用于中高压电接触材料、高端高温合金、高端靶材、表面喷涂、电子行业等领域,企业具有全球先进的低温液氮研磨制粉技术、真空提纯技术和真空气雾化制粉技术、热等静压技术,以实现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CT和DR球管零组件是医疗影像设备中的重要零部件,包括管壳组件、转子组件、轴承套、阴极零件等。基于医疗产业链对产品的严苛要求,公司集成自身的金属材料、高精度加工、高超净间真空钎焊、表面处理等多项技术,为客户批量提供高标准产品。同时,公司利用核心技术,将业务拓展到核磁共振、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半导体设备等新应用领域。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市场对400G、800G、1.6T光模块需求量开始上涨明显,为保证稳定进行超大数据的传输处理,要求光模块材质需具备低线胀系数和高导热特性。公司钨铜光模块芯片基座/壳体能够完全满足该类产品的性能需求,进而推动了公司光模块芯片基座/壳体业务的快速发展。
推力室是火箭发动机的重要装置,推进剂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热能在推力室内转化为动能,在高温度高压力的极端服役条件下,推力室内壁材料一定要有良好的耐高温、低周疲劳和导热性能,公司研发的耐高温铜合金材料可满足该性能需要,已通过客户验证并用于火箭的实际发射中。国内外商业航天进入快速地发展期,对火箭发射需求增加,进而推动火箭发动机需求,为公司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产品带来发展机遇,公司将持续加大投资,提高产业化能力,确保在这一细分领域的领跑者地位。
公司主要致力于铜铬基合金的研发制造,以此为核心,将技术同心圆拓展至各相关产业领域。
公司围绕标杆客户开展研发创新活动,对标世界五百强、目标产业头部企业,推动公司技术升级、新产品研发。从始至终坚持以市场驱动创新,面向全部客户提供非标个性化研发服务,实现用户个性化创新研发需求。此外,持续关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市场发展前沿,自主进行新项目预研,致力于解决行业痛点、难点,为下游客户未来产业升级储备技术。
公司高度注重基础研究和前沿科学技术研究,积极地推进产学研合作,不断拓展知识边界,推动产业升级。积极挖掘科教资源,向社会发布揭榜挂帅项目,并承担国家项目,为国家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作出贡献。在报告期内,承担两项国家工信部专项——“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专项”——CT关键部件工程化平台建设项目、工信部“2021年国家新材料生产示范平台——医疗器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项目”,两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52千伏大容量真空开断型全封闭组合电器关键技术”和“高强高弹钛青铜合金超薄/宽幅带材研发与应用”,一项陕西省两链融合项目——“真空自耗电弧熔炼CuCr25~CuCr50电触头材料”。
公司围绕标杆客户开展销售活动,并通过标杆客户引领、带动、辐射全行业,标杆客户主要有GE集团、Wabtec集团、阿尔斯通、施耐德、西门子、ABB、伊顿、中国电装、晋西工业集团、中国中车601766)、旭光电子600353)、西部超导、东方电气600875)、斯柯达、联影医疗、北方华创002371)、蓝箭航天等,这一些企业中包括世界五百强、国内大规模的公司和上市企业等。
公司所有销售活动的目标是为不一样的客户提供非标个性化定制的产品,从材料设计、研发制备、到成品制品精加工,满足细分行业不一样的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公司具有一流的材料设计、研发、制备能力,建有真空感应熔炼、真空自耗电弧熔炼、线D打印、气氛保护下引连铸、真空侧平引熔炼、气氛保护上引熔炼、真空气雾化炉、热等静压、粉末包套线等批量制备高端先进合金材料的生产线,能够完全满足全球各类客户对不一样的材料的个性化需求。
在零组件加工制造方面,企业具有大量的精密加工设施,具备优异的柔性制造、个性化非标精密零件加工能力和零组件组装能力,能够完全满足全球不一样的客户的各种制品和组件的个性化需求。
公司采购模式为集中统一供应链管理、各事业部自主采购和物流管理相结合,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统一对供应商进行审核、选择、评价、评定。
高强高导铜合金是一种技术上的含金量高、应用领域广、处于国际科技前沿的高端先进铜合金材料。材料需同时满足“耐高温”和“高强度”等性能指标,具备高均匀性、一致性。材料制备工艺难度大、制备技术和制备设备是主要的技术门槛。主要应用领域为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5G通信、消费电子、航空航天等行业,行业的发展对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及制品的需求潜力巨大。
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属于输配电产业的关键基础材料,在全球环境保护的趋势下,国内双碳政策的驱动下,电力及相关产业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未来中高压开关作为清洁环保电力设备的重要配件,面临着极佳的发展机遇。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具备个性化定制要求高、技术门槛高、开发周期长、研发成本高等特点。技术门槛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材料具备优异的开断能力、高耐电压能力、高抗电弧烧蚀能力、低截流值等性能指标;二是材料成分种类多、产品形状尺寸复杂,要求企业具有强大的个性化定制材料设计制备能力、柔性非标精密加工能力及迅速响应的能力;三是新产品试验验证周期长、试验费用高。
高性能金属铬的应用领域属于高端制造领域,尤其是在高端高温合金、电工合金300697)触头、高纯靶材、热喷涂、硬质合金、燃料电池极板、增材制造等领域的应用正在慢慢地扩大,未来具有较大的发展的潜在能力。高性能金属铬的生产技术门槛高,需掌握先进低温制粉、酸不溶物夹杂处理、脱气提纯、超细粉制备等技术。
当前我们国家的经济继续保持回升向好态势、民众健康意识提高、高端医疗设施国产化率提升,使得国内市场对高品质医学影像的需求增加,CT和DR球管作为医疗影像CT和DR设备的关键基础核心元件,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球管零组件材料需满足高真空、高温、高转速、高热容量的服役条件,对材料的洁净度、薄壁件成型、异质金属连接、高精度机加工、表面处理等技术有严格要求,整体来讲该产品具有技术门槛高、验证周期长等特点。
光模块是进行光电和电光转换的光电子器件,是支撑算力中心和数据中心的关键一环。为满足400G以上光模块芯片的散热需求,需使用具有低膨胀、更高导热特性的新材料,而不同成份的钨铜合金能够完全满足400G、800G、1.6T光模块需求;对于大于1.6T的光模块则需更优异性能的铜金刚石材料才能满足。用于光模块芯片基座的钨铜材料主要技术方面的要求是超细钨粉均匀弥散分布在铜相中,并且材料要求高洁净度、高致密度,不允许有任何气孔、夹杂、钨颗粒团聚,这些缺陷都会极度影响光模块组件焊接与使用性能。
卫星发射是火箭的主要应用场景,2024年上半年航天发射活动频繁,全球共计发射126次,其中美国73次,中国30次。推力室内壁是火箭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频繁的航天发射活动,该产品需求量也随之慢慢的变多。对于推力室内壁产品而言,具有市场准入条件高、工艺技术成熟、质量性能可靠、供应链的稳定保证、可持续发展等基本特点,推力室内壁主要由耐高温高导热铜合金材料设计、制备、3D打印或锻造旋压、精密加工及组装焊接等产业环节构成,同时也是技术壁垒较高的关键环节。
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及制品属于高科技制造业范畴,主要使用在于新能源汽车、5G通信、航空航天等行业。公司研发的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处于替代进口的阶段,慢慢的变成了全球该细分领域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主要客户有Wabtec集团、阿尔斯通、西门子、斯柯达、GE集团、中国中车、晋西工业集团等知名企业,公司在该行业中处于头部地位。
公司通过在高强高导铜合金领域的积累,已经具备了较为雄厚的技术基础、产业基础和市场基础,同时具备全球一流的高强高导铜合金的材料设计/改性、柔性制造、个性化非标深加工零组件能力。不断拓展新的应用领域,围绕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高端应用持续进行材料开发,积极探索3D打印增材制造、粉末冶金等新工艺,以保持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公司专注于中高压电接触材料的研发制造。公司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及制品包括铜铬触头和铜钨触头两类产品。产品经过三代更新升级,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全球领先,市场占有率领先,解决了国家电网建设触头材料依赖进口问题,并且返销全球,其中,铜铬电触头获得国家工信部单项冠军产品荣誉。主要客户有西门子、ABB、施耐德、伊顿、东芝、旭光电子、中国西电601179)、平高电气600312)、许继电气000400)、宝光股份600379)等,公司在该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公司高性能金属铬粉具有技术优势,其低温液氮制粉技术及酸不溶物夹杂处理技术处于先进水平,市场地位稳步提升。持续加大投资,扩大产能,共计形成年产2000吨铬粉生产能力。主要客户有西部超导、西门子、GfE、Plansee等知名企业。
公司在CT和DR球管零组件领域处于国内重要地位,是国内少数能够提供这类产品和“一站式”技术服务的企业之一,主要为国内CT球管企业提供产品和技术服务,并且在2021年成功进军国际市场。在该领域的技术实力较为雄厚,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主要客户有西门子医疗、联影医疗、昆山医源、万睿视等,并成为部分客户的战略合作供应商,持续保持在该行业的国内领先地位。
钨铜热沉积材料具有低膨胀和高导热特性,在高速率光模块行业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公司提供光模块基座原材料制造及产成品加工的整体解决方案,具备高精密零件加工的基础和自动化生产线)、环球广电、东莞讯滔、Finisar等。壳体产品正在与下游客户进行联合验证。
在全球商业航天领域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市场需求与日俱增,公司在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行业处于重要地位,基于公司处于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的行业领先地位,拥有高强高导铜合金制造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为客户持续提供性能优异的推力室内壁产品,助力关键客户完成多次试车、发射、回收,并获得成功。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发力推力室内壁行业,形成行业领先的地位,与客户建立深度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当前主要客户有蓝箭航天、九州云箭、星际荣耀等。
公司围绕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及制品、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及制品、高性能金属铬粉、CT和DR球管零组件、光模块芯片基座材料/壳体、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等细致划分领域形成和储备了一系列先进的核心技术,具体如下:
8吨气氛保护熔炼工艺成功开发多种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并持续进行工艺优化,提高材料成分一致性、均匀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开发应用于可控核聚变、大型核电发电机等关键材料和零组件。
实现在高电压等级线触头材料的产品技术开发和应用,并配合国内、外客户在72.5-145kV等级上的型式试验。实现了真空自耗电弧熔炼CuCr25产品的技术优化,满足国内外客户的对CuCr25触头的理化和电性能指标要求。实现了高性能高抗熔焊铜铬触头材料开发,向部分客户提供样品或小批验证。积极推进标准制定,报告期内制定及参与制定中高压电接触材料相关国家、行业标准5项。
针对高温合金、靶材等高端制造业领域,基于不同金属铬原材料开发高纯铬产品,改进设备和工艺,有效提升真空级高纯铬产品一致性,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面向输配电领域,随着真空灭弧室在高电压领域的应用,对于材料的要求愈发严苛,开发的高纯低气低酸不溶物金属铬粉,能够有效提高灭弧室的服役性能。
成功开发多种6.3MHu、7.5MHu系列高端球管用转子组件、管壳组件及阴极零件,有效解决并固化部分管壳薄壁组件的成型工艺,机械加工工艺及焊接工艺;持续优化3MHU、5MHu系列球管零组件生产制造工艺,提升生产效率,并有效提高产品可靠性;成功开发应用于微焦点X射线管领域的固定阳极铸靶及其配套的零部件产品:SR90阳极管芯发往国外进行装管试验;铸铜转子并通过小批量验证。承接两项国家工信部项目,其中医疗器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项目围绕材料的制造工艺、材料的标准、测试标准和该应用领域的材料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高质量发展专项申请验收。
完成3DP打印光模块钨铜基座钨坯工艺开发,减少钨铜基座材料的熔渗缺陷,提高基座电镀及焊接的良品率,推动3DP打印工艺的产业化。
CuCrZr系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成品加工效率提升、过程优化,积极推进上下游企业技术标准制定,报告期内与下游客户制定航天专用CuCrZr材料技术标准3项;200吨级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CuCrNb粉末及热等静压核心制备技术突破,同时旋压、冷喷涂及扩散焊等新型喷管加工技术同步研发,进行相关技术储备。
公司全方位推动自主研发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巩固铜基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引领优势,服务于国家重点产业链的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承担的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研发计划和项目,同时在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材料和制品、光模块芯片基座/壳体、半导体设备用零组件、高强耐磨铜合金等重点自主研发项目上加大投入,从而整体提升了研发投入的总额。
公司在这些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不仅体现了对技术创新的重视,也展现了公司在相关行业中保持竞争力和推动技术进步的决心。通过这些努力,公司预计将在未来获得更加坚实的市场地位和技术领先优势。
公司是一家新材料研发制造企业,主要服务于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电力电子、医疗影像、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公司的战略定位是成为多个细分领域新材料的领跑者,战略目标是在每个细分领域做到技术创新世界第一、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4亿元,同比增长11.4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93.57万元,同比增长6.2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5,107.84万元,同比增长27.18%。
公司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及制品、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及制品、高性能金属铬粉、医疗CT和DR球管零组件、光模块芯片基座/壳体、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材料和制品等方面的业务拓展、技术研发、产能建设取得新进展。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成果如下:
受益于国家双碳战略与绿色发展、交通领域设备更新等政策支持及商业航天领域、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公司所在的主要产业市场需求稳步增长。为满足市场需求,公司进行产能打造,预计投资13.30亿元人民币建设两个项目,其中“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材料、零件、组件产业化项目”拟投资5.10亿元人民币,“斯瑞新材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一)”拟投资8.20亿元人民币。
报告期内,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材料和制品打造从材料到制品的“全工艺链能力”,提升火箭发动机关键材料和零组件的供应链效率,新增材料变形加工的旋压工艺和设备,同步继续打造成品加工产能。“斯瑞新材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一)”四证齐全,正式启动厂房建设,医疗影像装备等电真空用材料、零组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生产线开始建设,光模块芯片基座/壳体材料及零组件项目加快与下游客户的产品验证。公司围绕新一代高性能铜铬铌材料的产业化,完成真空气雾化炉、热等静压等关键工艺设备的安装调试。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和制品、光模块芯片基座/壳体产品的电镀线通过验收并正式投产。
报告期内,公司国际市场业务稳步增长,出口收入为17,312.10万元,同比增长27.79%。高导高强铜合金材料和制品领域,公司着力布局美国、欧洲、日本等市场区域半导体行业和发电机行业的材料和制品。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及制品领域,公司与西门子、施耐德等客户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应用和验证实现突破。CT和DR球管材料和零组件领域,深化与行业标杆西门子、万睿视等公司的业务合作。
面对复杂的国际经营环境,公司布局海外产能建设,服务国外市场客户,泰国子公司基础建设进展顺利。
公司全方位推动自主研发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巩固铜基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引领优势,服务于国家重点产业链的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围绕承担的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研发计划和项目、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材料和制品、光模块芯片基座/壳体、半导体设备用零组件、高强耐磨铜合金等重点研发项目进行投入,累积投入研发费用3,243.57万元,同比增长30.61%;公司推进新产业300832)和新产品的产业化速度,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材料和制品、光模块芯片基座/壳体、半导体设备用零组件等新产品收入增速较快。
公司与下游标杆客户进行126KV、252KV高电压真空灭弧室用新技术触头材料的工艺和应用验证。西门子能源、宝光等标杆客户将铜铬铌材料应用于高电压真空灭弧室导电杆,正在进行工艺验证。
芯片、光模块、数据中心、新型电力设备等对器件和材料的热管理和散热提出新的技术需求,公司正在积极进行研发布局。
公司推进各项提质增效管理,通过数字化优化流程管理,加大新技术和新工艺方法应用,强化体系运行和产品质量管理,全要素生产效率提升成效明显,其中主营业务毛利率为24.99%,同比增长3.51个百分点。出厂产品合格率、准时交付率等关键业务运营指标持续上升,提升客户的满意度。
公司作为平台型研发创新企业,一方面积极布局新产业,另一方面通过赋能内部创业者、赋能技术研发人员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在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材料和制品、光模块芯片基座/壳体、半导体设备用零组件等重点研发领域引入专业人才,打造专业的研发团队,加快产业化速度。公司大力引进国际市场开发和国际化运营方面的人才,推进公司国际市场业务加速发展和海外工厂建设运营。三、风险因素
新材料行业技术不断革新,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新产品开发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公司掌握了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及制品、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及制品、高性能金属铬粉、CT和DR球管零组件、光模块芯片基座/壳体、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等产品的材料设计和制备技术、精密加工工艺技术。
以高强高导铜合金为主的高性能铜合金面临的主要技术升级风险在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研发基础雄厚,其研发投入程度、新产品孵化速度、产品性能和质量提升速度都远超国内,高性能、高质量产品持续侵占国内市场,使得公司全面实现替代进口的目标受到威胁,研发面临压力。
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费用为3,243.57万元。由于新材料的研发投入大、客户认证周期长和试验验证风险大等特点,如果在研发过程中未能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或产品性能无法达到预期,可能出现研发失败的风险,对短期经营业绩和长期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如果公司新开发的技术未能形成产品,或者产品由于生产工艺、原材料供应等原因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或者产品的下游加工技术无法达到终端市场的应用需求,则研发投入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益,存在一定的研发成果转化风险。
新材料行业属于技术密集的行业,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建立了由王文斌先生等9位核心技术人员为首的研发团队。此外,公司与相关大学、科研院所、标杆客户等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如果公司不能采取有效措施维持技术人才团队和科研院校技术合作的稳定,出现技术人才流失、技术合作解除的情况,可能会面临研发进程放缓甚至停顿和核心技术失密等风险,从而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
铜作为公司主要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产品结构变化对公司生产成本会造成一定影响。原材料价格的部分波动通过购买铜材期货的方式锁定原材料价格,随着经营规模的逐步扩大,预计进行套期保值的频率、规模也将不断增大,如果业务人员对套保制度执行不力,将面临套期保值业务不能有效执行,从而对公司的稳定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合并报表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境外主要客户为北美、欧洲等地区的企业,以美元和欧元等外币结算。受汇率波动、出口业务账期影响,经营过程中外币资金和外币应收账款面临一定的汇率风险,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报告期期末,公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及应收款项融资合计账面价值为34,112.1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4.67%。随着业务发展,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及应收款项融资金额可能上升。如果信用管理制度未能有效执行,或者下游客户受宏观经济、市场需求等因素导致其经营出现困难,可能面临一定的营运资金紧张以及坏账损失风险。
报告期期末,存货账面价值为27,515.00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4.41%,未来存货中原材料、库存商品及发出商品的金额可能继续增长。若公司不能准确预期市场需求情况,可能导致原材料积压、库存或寄售产品滞销、库存或寄售产品市场行情报价下降等情况发生,存货可能发生减值,从而对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启动“斯瑞新材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一)”“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材料、零件、组件产业化项目”投资建设,上述项目正常推进中。新建项目具有一定的建设周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下游市场需求、产业政策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公司竞争力下降,未能与主要客户保持持续稳定合作且市场开拓不力,可能面临项目产能过剩及收益不达预期的风险。同时,项目的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预计投入资金较大,若资金筹措进度或规模未能匹配项目需求,可能存在建设进度未达预期的风险。并且,在项目具体实施时可能会引起公司资金压力上升和资产负债率提高,潜在的资金财务风险也将对收入的实现、未来业绩造成不确定性影响。
海外市场贸易环境变化风险:公司产品的对外出口国家最重要的包含美国、法国、德国、奥地利等。报告期内,出口收入为17,312.10万元,占主要经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29.94%。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发展形势复杂多变,贸易整体环境和政策的变化存在不确定性,如果相关国家政治经济环境变化或实施对企业存在不利影响的贸易政策,海外市场业务将面临较大的风险。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获得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奖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等,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67项。
(1)基于市场需求开展研发活动,坚持“需求驱动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新材料引领未来”的发展使命,全面对接客户,围绕产业链的痛点、难点、堵点,与客户签订联合研发协议,基于客户的创新需求开展研发活动。
(2)紧跟市场及科技前沿,通过公司对产业和行业的研究、预判,形成研发立项,开展预研活动。
(3)积极与国内外各科研院所对接,根据其学术专业所长,结合其与公司契合度,签订联合研发协议,推进产学研合作。
(4)通过政府科技平台,向全社会发布揭榜挂帅项目,公开征集资源进行技术攻关。
(6)运行省级先进铜合金创新中心,整合社会科技资源、人才资源,推动技术探讨研究和产业发展。
(7)积极推动研发管理的数字化建设工作,启动研发项目管理系统实施,公司实现西门子Teamcenter平台为基础,建成涵盖研发项目管理、工艺管理、数据管理的数字研发管理平台,实现研发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精准把控,大幅度提高研发管理效率,加速科技创新。
8月21日晚间公告集锦:浙版传媒称公司仅为游戏《黑神话:悟空》出版方 不参与游戏收益分成
2024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北京机器人产业的总收入超200亿元,雷柏科技、冀凯股份、襄阳轴承涨停,机器人相关企业整理
众星云集,重点项目签约在即!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即将举行(附绩优潜力股)
东莞证券20%股权出让,“东莞联合体”接手,锦龙股份剩余持股也有了安排
央行主管媒体:国债收益率曲线作为重要的价格信号,还存在远端定价不充分、稳定性不足等问题
央行主管媒体:国债收益率曲线作为重要的价格信号,还存在远端定价不充分、稳定性不足等问题
有“全固态电池重大突破”?鹏辉能源董秘回应:具体还没详细向技术部门了解
已有3家主力机构披露2024-06-30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4629.10万股,占流通A股14.36%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7.21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觉得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
限售解禁:解禁3.091亿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42.49%,股份类型: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真实的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Copyright(C)2020 开云体育官网入口登录网页版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线电话:189-1696-2723 客服邮箱:sales@clirik.com
公司地址:中国-上海-浦东新区-合庆镇福庆路19号 工信部备案:
沪ICP备09056488号-1
技术支持:开云棋牌下载